商業文明下的感覺文化與媒體暴力對青少年的影響

一、前言
近幾年來暴力事件的新聞層出不窮,繼美國的科倫拜事件之後,青少年的暴力件似乎越顯的理所當然,台灣的犯罪年齡也不斷的在下降,但也帶出了不少研究者進行媒體暴力對兒童、青少年行為影響的研究。
近幾年來媒體猖獗,似乎是影響青少年暴力行為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而在《童年之死》書中,也批評電視媒體以其成人和催促兒童必須快點長大的內容,強迫的播送給原本天真無邪的兒童,所以有了「童年已死」的宣告。
本報告將追溯其原因,探究商業文化下的感覺文化對媒體暴力的產生是否有積極的影響,而媒體暴力是否又影響的青少年的暴力行為。
二、背景
我們逐漸由思想(觀念)的文化,漸漸的步入物質(感覺)的文化。從前的人們,生活中以思想為中心,中國有儒、道、釋、法等家,西方則有亞里斯多德、柏拉圖等的哲學。中國人強調中庸之道,隨遇而安的性情是被讚賞的,而貪婪和享受物質生活是受摒棄的,西方在文藝復興之時,也重視個人性情上的提升,他們都有「完人」這個概念,生活中推崇的,是與自然環境的互動和思想行為的偉大。
經過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向我們侵蝕而來,加上近代的科技發達,讓原本主導人類的宗教已逐漸式微,人們觀看世界的價值觀產生了改變,我們開始以電腦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反應模式、用生物技術和醫學來改變物種、創造物種,甚至複製人類,多數的人開始相信以科技為基礎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和有效的文化模式,探索、控制、利用和征服等觀念,變成現代人的普遍信仰。
人類開始不需要宗教,不需要神秘,不需要哲學或宗教等精神的寄託,商業化的市場開始強調消費、人的感官滿足,人們開始簡單的被感覺支配,多年前廣告的一句口號「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就是一個很好的里程碑。
而當文化過渡到以感覺為主時,人們的價值觀也逐漸改變,一個社會把什麼認為是對或是錯、美或醜、是真是假,都要視當前的主流文化而定,人們缺少了哲學和思想上的評斷,流為感覺的動物。
正因為如此,「感覺藝術」逐漸蓬勃發展起來,轉為符合大眾的、世俗的藝術,在繪畫或造型藝術上,主題便按照「刺激感官」的性質來做處理,為了刺激感官則以裸體主義至上。文學上,越來越強調作者筆下人物的物質慾望,他們的角色成為非英雄的、平常的、普通的、反美學的、反人性的人物,最後在舞台上所表現出來的是醜陋的、病態的行為。隨之,電影電視上逐漸充滿了刺激人們感官的病態暴力,近年來的電影「絕命終結站」系列、「奪魂鋸」系列、「恐怖旅社」、「魔山」等等數不清的美國暴力血腥電影;電視上則有「古惑仔」系列,和屬不清的反派暴力角色被訴說成為英雄,讓還天真的兒童認為,只要看對方不順眼,就可以暴力加諸在別人身上,因為情緒而衝動是唯美的,喪失理智是成長的象徵,對往後青少年的暴力行為給了一個很好的藉口和理由。
三、參考理論
(1)後現代主義
去除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之界線
後現代主義是對「以科技為中心,一切要求符合自然」的現代主義做反動,它強調滿足人類消費時的心理慾望,也就是要求新奇和刺激的文化觀念。二十世紀出現了許多後現代主義的藝術,像是普普藝術繪畫、凱奇風格的音樂、高達的前衛商業電影和小說電影等。在後現代主義的社會中,純藝術和大眾文化的界線被打破了,高等藝術和商業形式的文化之間難以分明,大眾文化與流行文化開始猖獗。
剽竊與精神分裂
剽竊和精神分裂是後現代主義的兩大特徵,在感覺文化的催促下,原創和突出的文化樣式顯得成本高昂,普遍的創作者都不願為此種藝術花費太多的心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剽竊」,創作家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製造出能夠滿足人類商業消費的產品,抄襲變成了常態,設計可以抄襲、智慧財產權可以無視、文學作品隨便拼湊即出版,可以說為「主體之死」。(百年的沉思,辛旗,2002)一切的行為只是為了滿足人類的消費欲望,而在這些行為之下卻沒有更深刻的省思,誰會想到製造出這些產品會對誰造成負面影響?人們看到的只是眼前近利。
後現代社會中,客觀環境的急速變遷、大量商品的包圍、資訊爆炸等,讓人們成為沒有判斷能力的動物,也就是後現代主義的另一特徵─精神分裂,也就是「判斷之死」,新聞媒體讓我們容易遺忘過去,因為每天都上演的最新的戲碼,人們變得只會關注當前,想受市場提供無限的「新產品」來滿足當前的快感,人們逐漸的失去了判斷的能力,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在這種文化之下,人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內心的世界和人性的真諦。
媒體提供者也樂得其成,他們只要不斷的產生速食的新產品來鞏固消費者的欲望,就可以不斷的獲取利潤,當前文化型態又以刺激感官的暴力、色情為主體,因暴力電影只強調動作、畫面帶給人們視覺上的刺激,生產上快速許多,但該質疑的是,業者們可有探討暴力將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暴力行為帶來影響?
(2)涵化理論
美國學者葛伯納(G. Gerbner)在1969年提出涵化理論,並提出「暴力素描」,以「暴力素描」來勾繪電視中暴力的型態,進而探討其所代表的意義。(大眾傳播理論Q&A,彭懷恩,2002)媒介都具有涵化效果,在感覺文化下的文化產業,即電視媒體內容,充斥著暴力的存在,這種媒體內容也具有涵化的效果。兒童、青少年看電視,通常是為了娛樂,而娛樂內容最可能發揮「涵化」效果,電視內容介於虛擬與真實之間,並且是零散的片段,「長久下來,人們接受電視所虛構的世界,而與真實世界相結合,形成個人腦中的圖畫。」兒童與青少年若長期接觸有暴力內容的電視媒體,則本身的價值觀即隨之改變,讓他們認為真實的世界就是充滿暴力的,任何問題都要用暴力來解決等思考,若缺乏引導、教育,很有可能往後將有暴力行為。
四、結論
媒體暴力對青少年行為的影響已經是無庸置疑的,但該如何降低青少年暴力行為的發生?本報告推演出兩個面向來解決,一是由兒童、青少年端來解決,一是由媒體業者與創作家來做管制;由兒童、青少年端來解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父母應該管制孩童收看的節目,並給予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認清媒體中的暴力是虛構的、不存在的。
另外由媒體端來管制,一是政府嚴令禁止暴力內容,如今雖有分級制度,但效果可見一斑;一是管制業者生產,加強對創作者的教育和管制,盡量在電視節目上不要出現有暴力內容的節目。
雖然有許多研究者、學者研究此類的議題,但仍然碰到許多的難題,感覺文化和消費文化要改變幾乎是很困難的,而節目上的禁止也有所困難,外來影片的進口則牽涉到商業利益,唯一最好的方式就是由教育面來進行,無論家庭教育抑或學校教育,多關心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狀態,進而加以輔導,定能大大降低青少年的暴力行為。
五、參考資料
 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孩童,David Buckingham 著,楊雅婷譯,巨流出版,2003
 文化研究的基礎,Jeff Lewis 著,邱誌勇、許夢芸等譯,韋伯文化,2006
 百年的沉思,辛旗 著,生智出版,2002
 大眾傳播與社會Q&A,彭懷恩 著,風雲論壇,200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