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記、雜談
想要 vs 很想要 vs 一定要
很多人認為讀大學、研究所的學生都在玩耍(的確是),但今天突然想到這兩個時期老師們對我影響很大的幾件事情:
你有多想要?
想起以前在某某課堂上,老師突然有感而發的說:「很多人都很想要完成某一件事,可是差別是在於你有多想要,是很想要,還是非常非常想要,這是有程度上的差別的」。
這段話過了十年了,至今仍做為我待人處事的圭臬,每當我想做一件事情,就會想到這句話,所以我都會先問自己,這件事是不是非做不可?還是有或沒有都沒差?如果是非要不可的事情,我除了心理會非常非常非常想要以外,我會當作已經完成了,這個態度拿來處理事情屢試不爽,比如:洽談中的客戶,我會把它當作是已經成交的客戶,沒有「沒談成」這個選項,當作現有客戶來經營,的確實際上是挺順利的。
這讓我想到個故事,忘了在哪本書看到還是聽到(應該是”秘密”這本書),拳王泰森在比賽前會思考模擬對手的一舉一動,必須逼真到像在現場,流汗的感覺、手指的脈動、腎上腺素飆升的感覺….以前我也拿來當作對打前練習的思考訓練,對於進步真的很有幫助。
「彼岸島」是我很愛的一個漫畫,噁心吸血鬼殺來殺去的題材。當主角接受訓練,從一個超弱的高中生變成超強的武士刀達人時,路人甲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可以進步這麼快?」師父回答:「差別是想像力」。主角是個愛做白日夢的人,亂想一些有的沒的,但也讓他跳脫原本的思考,創造無限的可能。
所以,從老師說的話延伸下來,在某領域的人成功人士,一定是非常非常積極,也具有想像力的,所以我們多多做一些白日夢也無妨!哈哈
OPEN MIND!
第二句話是「OPEN MIND」,是研究所的老師很常講的一句話,這句話也內化在我的身上了。
每當老師在講台上問問題,台灣的學生總是不敢直視老師,也不敢發問(當然還是偶爾會有很積極又很多問題的學生啦),老師就會說「OPEN MIND」,要把你的心胸打開,有甚麼問題就問吧!這句話像是一陣雷轟,在頭皮上翻起了一顆顆的雞皮疙瘩,那次我就發誓不要畏懼問題,當我心中有疑問時,一定要舉手發問!
後來面對我第一次出國,難得有機會可以到國外去當一個月的志工,但沒出過國的我,只有擔心和躊躇不前,也是「OPEN MIND」這段話點醒了我:「既然我這麼想去,還需要猶豫甚麼嗎?」,讓我完成了第一次的出國,自從邁出了第一步,心裡就常駐了勇氣。
我用這兩個原則「想像力與勇氣」提醒自己,我非常確信自己可以完成這次精彩的流浪。
你一定可以的 因為你是窯子 加油~人生不要留下遺憾!
哇你也回了太久以前的文章XDDD 謝謝啦
你玩了快一個月了ㄟ 太爽
我都出來滾一個月了 肥囡還在確信自己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