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柬埔寨的資訊發展

柬埔寨2、30年前才結束內亂,相較於左右兩旁的泰國、越南,各項的建設感覺都還在起步階段。

這裡的資訊基礎建設正慢慢成形,像是手機這種東西,有些人可能沒有拿過「智障型手機」,卻在這幾年就直接跳躍升級到「智慧型手機」;而通訊、網路的基礎建設競爭激烈,2014年就開始開放4G網路(和台灣的時間其實沒差很多),雖然三G四G的速度用起來仍讓人不敢恭維。

這陣子非常懷念台灣4G最快一秒可以飆到30MB的下載速度,柬埔寨大概300KB就算是超快的網路了。

我在旅館認識的景從中國隻身來到柬埔寨創業,也是搞IT的。一天下午我到了他的公司,我們聊了很多現在台灣、柬埔寨還有東南亞的IT發展,這次我用列點的方式表達我的所見所聞:

一、這裡的人正在學習中文

許多本地人都會學中文,就我的觀察主要是因為陸客越來越多(走在吳哥的路上100公尺內可以抓到幾十個中國人吧),另外一個原因也是中資進入柬埔寨,路上常常會有中文字的招牌,寫著柬語、英語、中文三種文字,感覺非常的國際化。

當中國人像螞蟻一樣一隊一隊的往國外爬,未來幾年中文在柬埔寨(應該說是全世界)會越來越重要,可能會不下於英文吧。這對於會中文的台灣人,如果想要來柬埔寨發展,無異於減少了一項障礙。

二、資訊產業就像是一座未開採的金礦

在柬埔寨比較大的資訊公司大概就只有三、四家,且大部分都屬於專案類型的公司,許多企業、飯店、旅行社等可能還沒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因為基本的需求很大,粥多僧少,我也認為整個市場前景一片看好。但其實想要賺到他們的錢也沒這麼容易,當地人還是有自己的氣味和文化,有語言、人情、關係等等議題需要解決,怎麼讓這些抬著頭往前衝的企業,接受並了解資訊應用的效益,也是非常難執行的。

三、本土化的資訊平台極少

各行各業的「資訊平台」非常缺乏,柬國原生的的社群網站、討論版、仲介平台等非常少,大多人民都是用國外的平台(像是facebook),平台的發展性還很大。我在這裡常常在想,在柬埔寨就像是搭了時光機回到10幾年前的台灣,我們可能大概知道這個城市的資訊產業有哪些方向可以發展,每次想到這就會覺得有無限的機會呀!

四、柬語的系統亦極少

可能是因為柬埔寨的資訊落差很大,科技進展以跳躍式成長,並沒有培養出一批強悍的資訊人員,當地人技術不足,概念也還不夠,更不用說發展出自己的柬語系統了;所以search engine還是用google的,其他類型系統可能是直接用國外的open source,各式各樣的系統缺乏本地化的支援,誰能第一步占到先機,就會是幾年後市場的龍頭。

五、關於貧富差距與使用者行為

柬埔寨因為開放吳哥觀光,所以許多人都是靠觀光客吃飯,食衣住行等等生活需求,也是當地柬埔寨人的收入來源,這群人雖然有智慧型手機,但並不是低頭族,不依賴網路與APP;另外因為貧富差距非常大,許多小孩子沒錢上學,三四歲就在街頭開始工作,他們對於「網路」這個單字非常遙遠。

因此,若從當地民情來看資訊網路的發展,或許因為「基礎建設」都建好了,但沒有使用者的需求,也是現今我看到柬埔寨在資訊產業的尷尬狀況。或許等現在這代的大學生出了社會,至少三、五年資訊網路的瓶頸才會瞬間被突破吧。

和景相處了五天左右,我們感覺很合得來,我感受到了隻身赴異國創業的困難和辛酸,他也希望我可以留在柬埔寨一起奮鬥,他講的很多話都被我偷偷刻在筆記本裡面了,其實我非常感動,就像這幾句:

如果你想,我們可以一起奮鬥,一起夢想,讓我們一起向前,也是讓我自己向前。

我不會阻礙你的旅行,可以等你回來再做考慮。

其實我差點衝動就留在柬埔寨不走了。我先繼續旅行了,很快我們就會再見面的。

One thought on “關於柬埔寨的資訊發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