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相對於以資源基礎觀點為主的研究,本篇論文跟以往研究所不同的地方在於,是以資源及知識的觀點來探討組織知能力的有效性,和以產業的角度來分析組織知識能力及競爭優勢上的效果和影響,以期針對產業特質進行知識為基的實證探討。
組織優勢透過歸納後,在於知識創新、知識障礙、產品多樣性、不可模仿性這四項為評量準;組織知識能力方面又分為文化知識能力、技術知識能力、結構知識能力、人員知識能力,透過組織優勢和組織知識能力兩項因素,本研究提出了兩項主要假說與八項子假說。研究方法使用問卷調查法,利用SPSS分析,使用的統計方法為因素分析、信度分析、變異數分析。
研究結果:最後經過分析與比較後,本文所提出的兩項假設均獲驗證支持,八項子假說有六項獲得支持,其中兩項「人員知識能力」及「產品多樣性」未獲支持。主要討論重點有兩項:
(1) 組織知識能力顯著的受到產業的類別而影響:多數產業以提升技術知識為中心,技術知識能力較高而人員知識能力普遍較低,可推動組織內部人際交流,以期提升組織人員知識能力。
(2) 知識競爭優勢顯著的受到產業的類別而影響:半導體/光電高科技各項競爭優勢表現上最優秀,此類產業是以知識為基礎所產生的優勢。其他產業則較為分歧,資通技術要符合需求;服務業和製造業重於創新優勢;政府機關強調知識障礙優勢。
心得
這篇論文主要證實了不同產業類別所擁有的組織知識能力和知識競爭優勢是不相同的,它選了五個具有代表性的產業來研究,文中說相較於以往的研究,此文是以「產業」觀點來看,提出假設來證明,各種產業所需要的知識能力與競爭優勢並不相同,像是結論中所提出的:資通技術業強調多樣化客製產品的能力,也就是說只要有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就可以取得優勢位置;服務業和製造業則著重於創新優勢等,可以大概清楚各類產業所需競爭的方向。
在上學期《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課程中,我們做了「東森購物」的競爭分析,它應該是屬於這篇論文中的「服務」類產業,因為它的宗旨就是服務顧客,而在我們最後探討出來他成功的原因,也如此文講的,是因為他們的「創新」,像是客戶服務的方式,例如十天鑑賞期、不滿意退貨等等,還有他們所推出了許多行銷活動,在電視上的行銷、與銀行推出聯名卡、限量販售,還有他們的物流系統,使得全台灣都可以使用東森電視購物來買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並且完成運送到府的服務,這些都是他們所創造出來的一些策略,雖然他們擁有優勢還建置在許多構面上,但追其根本就是它的創新。
整篇文章看來,大部分都可以理解,但就是它的研究方法,除了問卷方面可以想像,另外SPSS的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變異數分析,都是沒有聽過與接觸過的,或許是還未修到研究方法的課,所以還不能夠理解;另外在研究架構圖上,也不是能夠完全清楚產業別與組織知識能力和競爭優勢是如何產生假說的。